“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作出了明确指示。为了更好地理解《建议》内容,本人对其总体框架及其逻辑、重点、亮点作简要说明。
《建议》共分十二章、五十六节。其内容可简单概括为: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五个坚持、五大目标、十大举措、七项保证。其中,主题与主线是发展的指南和规划的灵魂,五个坚持与十大举措是实现主题和主线的根本途径,五大目标与七项保证是规划实现的目的和保障。
一个主题:科学发展。这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将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明确提出。这说明党的发展思路一脉相承,也更适应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全局。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一代领导集体在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明确其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作为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既是对以往发展思想的继承,又是对新一代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新升华,其内容更加充实,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在相关评价体系、长效机制、具体政策等方面将发生重要调整和变化,会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约环保、民生改善、社会公正。
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推动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并未改变。而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则成为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征。在这种国情面前,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能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这里之所以强调“加快”二字,也反映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五个坚持。主题和主线是发展的指南,也是规划的灵魂。而主题、主线的实现则需要明确努力的方向、工作的重心、实施的条件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基本要求。对此,《建议》以五个“坚持”作了诠释,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大目标。目标是未来五年规划要达到的结果。对此《建议》明确指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与以往不同,《建议》未明确提出具体发展速度,只是笼统地要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至少反映出两点:一是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形势明朗,即便经历了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我国GDP依然保持了8.7%的增长速度,2010年前三季度更以10.6%的强劲增速领跑世界。可以预见,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未来十年只要保持在6%-6.5%的增长速度即可实现。因此,不再提出具体的数字要求,可适当降缓经济增速的预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二是我们不再刻意追求增长的高速度,因为我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基数庞大,经济快速增长受资源强约束越来越大。此时将工作重心转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实现城乡统筹、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当然,没有明确经济发展速度,并不表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发生转变,因为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只有通过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方能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十大举措。这是构成《建议》内容的主干,篇幅从第二章至第十一章,是对五个坚持的展开与具体化,也是实现主题与主线的方法与重点。其内容: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其中,“扩大内需战略”首次单独成章,这表明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将由过去的投资、出口、消费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也使广大群众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步骤,因为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称。按国际标准,我国已处入中期工业化水平时期,但城镇化水平偏低,50%以上的人口仍为农业户籍。要推进城镇化,一方面要转变农民身份,使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完善城市布局和功能定位,增强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与居住功能。“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则是经济发展的归宿。通过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尤其是通过“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由国强向民富的转变。
七项保证。这是实现主题与主线的内在与外在保障,涉及《建议》的第十二章,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建议》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点明了主题、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重点、明确了要求。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其发展思路一脉相承,发展战略前后衔接,发展任务不断拓展,发展要求不断提高。